龟鳖科普•一个物种的消亡从未离我们这么近(上)
提到鼋,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西游记的通天河老鼋,是水浒传的“癞头鼋乡里逞豪强”,还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“叫个癞头鼋吃了去”?
在我国古代,“鼋”这个字,特指体型巨大的鳖类,也就是巨型王八,再加上“癞头”这一修饰,便说的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——斑鳖。斑鳖,顾名思义,全是斑的鳖类。这一物种极有可能是世界最大的鳖类,通常情况下成体体长超过一米,因斑点形似癞子,被俗称为“癞头鼋”。甚至在本草纲目中,“鼋”字特指斑鳖。
1873年,英国动物学家约翰•爱德华•格雷收到来自上海的标本(现藏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)并第一次作为新种为其命名——Oscaria swinhoei。由于1935年,美国古生物学家克里夫德•波普的错误,斑鳖被归入中华鳖(Pelodiscus sinensis)(就是超市里游的那个),导致斑鳖的相关研究陷入停滞。基于现代多种分子生物学算法,研究人员发现斑鳖与中华鳖亲缘关系密切,然而在54.4百万年前就以开始分道扬镳。
受捕捞和污染等影响,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,斑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,由于太湖的富营养化,斑鳖变得更加稀少。二十世纪末,长江中下游斑鳖绝迹。
受信徒放生影响,进入二十一世纪,仅存斑鳖大都存活于寺庙放生池,2007年,苏州西园寺斑鳖“方方”于七夕节离世,体长1.5米,预计存活了超过400年。
1954年,苏州昌善局改名城东动物园(今苏州动物园)开门营业。1972年,随着斑鳖的逐渐死亡,园中斑鳖数量从十多只减少到只剩两只。戏剧性的是,1992年,为改善斑鳖环境,在池中修建小岛,在建设过程中石块掉落砸死一只。(斑鳖:Hmm......)
视角回到野生环境,1998年,红河流域捕获一只斑鳖,可谁也没想,这会是我国有官方记录的最后一只野生斑鳖。
截至2007年,苏州西园寺最后两只斑鳖一只死亡一直失踪,我国仅剩苏州动物园的一只雄斑鳖。加上越南发现的个体,也仅有三只雄性,斑鳖已近乎灭绝。
可大自然似乎一直愿意给人类个机会。几乎同一时间,长沙动物园发现一只雌性斑鳖,斑鳖这个物种又有了希望。
受篇幅所限,上篇就先讲到这里,下篇让我们聊一聊斑鳖是怎么走到只剩一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