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鳖科普•防御和敏捷都点满的水中精灵——猪鼻龟

38 15~19 min

像烟囱一样的鼻子,船桨一样的前肢,坚韧的革质皮肤,没错,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猪鼻龟。(🐢:哪个说要讲甲鱼的?ε=( o`ω′)ノ)

猪鼻龟,属于两爪鳖科(甲鱼是鳖科的,这俩1.5亿年前就分家了),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各地区,栖息在淡水湖泊之中,个别也出现在近海的水域。它们是淡水龟中唯一长有鳍状前肢的龟,在水中遨游的姿态就像飞翔的精灵。它们也是唯一一种完全水生的淡水龟(完全水生意味着除了产卵基本不上岸,类似海龟)。正如它能成为轻音少女的团宠一样,猪鼻龟凭借其可爱的外表被人们所熟知。

(lll¬ω¬),搞错了,重来。(🐢:你绝对是故意的!)

很写实,对吧。

其实,在革质背甲下,他们也有着完整的背甲骨骼,它们还有着与大部分常见龟类类似的坚硬腹甲,用以防御下方的攻击。

看似这就是一种完全为了水生而生的龟类,可是,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。

猪鼻龟是现存动物中绝少数选择自我退化的物种

绝大多数物种的演化遵循从水栖到陆栖的路径,但它是一种从陆栖演化到水栖的物种。

作为古老的爬行类动物之一,同一时期的动物们没有谁像猪鼻龟一样,本已适应了陆地上的生活环境,却又扭过头来,噗通下水开始水生生活,四肢也再次演化成了鳍状。据推测,它们的退化下水,可能与海龟科/棱皮龟科物种有关。因此,在龟届,有着这样一个传说:很久之前,猪鼻龟和海龟是一对姐妹,都生活在充满海水的水域。某一天海水缓缓移离,淡水水域慢慢接近,妹妹选择跟海水离开,成了海龟;姐姐选择了淡水,成了猪鼻龟。(🐢:这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测啦,嘛传说不传说的。)

总而言之,或许是陆地上天敌太多,它们的生态位备受挤压;或许是同时存在某种竞争生物,以极大的优势死死压制住了猪鼻龟,所以它们只能选择回到水中另寻他路;也或许,单纯只是因为水中的某种植物,抑或动物,恰好是猪鼻龟最最喜爱的食物,待在陆地无法满足口腹之欲,故而才回到水里生活。

窝里横的霸主

猪鼻龟生性胆小懦弱,在水中过活时,周遭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,它们就怕得缩起脖子、迅速逃离至暗光地带以求躲藏。但矛盾的点在于,平日里胆小怕事的它们,一旦遇上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同类时,则瞬间面目全非,一边手舞足蹈、龇牙乱叫,一边四肢划水、上前乱咬。所以在野外,我们可以看到,很多猪鼻龟的背甲后缘、后肢、尾巴等身体部位残缺不全,这些损伤,其实都来源于它们的同类相斗。

(🐟:我是不是走错路了?)

我的奋斗

和大多数龟类一样,猪鼻龟也生长缓慢,野生的个体寿命可达25岁左右,人工饲养则可达30-50岁。有记录猪鼻龟成体大约能到 75  厘米,重量超过 20 公斤,人工个体长能达到 35 厘米以上。

猪鼻龟雄性大约需要16年才能性成熟,雌性还要更晚一些。它们两年繁殖一次,一般发生在旱季。雌性猪鼻龟会在水边的沙滩产下7至19枚龟卵。

(🐢:emm......)

猪鼻龟的孵化是绝无仅有、与众不同的。当小龟们在经历大约2个月的时间在龟蛋中成熟以后,并不会选择破壳,而是下降代谢率,陷入休眠。(🐢:没想到吧,我天生就会开摆)等到雨季来临,小龟们才会破壳而出,这也是雄龟最后一次踏上陆地。这种独特的策略,保证了它们在破壳后能找到充足的食物,水体浑浊也有效阻止巨蜥们拿小龟填饱肚子。

打工生活

猪鼻龟对水质极其敏感,因此,原产地的人们将它们作为养殖龙鱼时的”水质检测员“饲养,而它们第一次进入中国,也是作为龙鱼贸易的赠品。

尾声

我知道,你又想问出那个问题。是的,它们不止能吃,还很美味,当地人一直捕获它们作为食物。但真正使猪鼻龟陷入危机的,是宠物贸易。仅1999年一年,非法采集的龟蛋就约为150万枚左右,现在的种群密度较1990年下降了50%以上,是的,它们现在是濒危物种。

所以,请注意,虽然它们很可爱,但请在有相关资质的条件后进行养殖。(🐢:你也不想踩3年缝纫机的吧)

在本文发布的同时,相框里更新了一组猪鼻龟的照片,欢迎下载。